时间:2021-03-04 18:29
●2014 年 11 月 3 日
国家能源局给予批复:华龙一号落地福清 5、6 号。
●2015 年 5 月 7 日
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。
●2019 年 4 月 27 日
冷试开始,比计划提前 50 天,标志着工程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。
●2020 年 9 月 4 日
开始装料,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,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●2020 年 11 月 27 日
首次并网成功,为后续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。
●2021 年 1 月 30 日
投入商业运行,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、法国、俄罗斯等国家之后,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。
不能只搞核爆炸,也要搞核电站
“万国牌”中埋头苦学
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
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能源系统。为了华龙一号,中核集团充分调动核动力院、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20 多家成员单位,联合中国一重、东方电气、有关高校等国内参研参建单位,与法国、意大利、奥地利等14 家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,组织 5300 多家国内外设备厂商完成6 万多台套设备的制造供货任务。在这场大国重器自主技术的突围战中,每个系统每个部件为了创新不断挑战的故事,每天都在上演。以核电站电缆安全验证为例,工程人员要让电缆先经过 15 天模拟高温环境试验、再经过 15 天强碱性溶液浸泡试验,最后还要历经耐电压性能试验。
中国核电“造船出海”
从求合作到被求合作,邢继的想法更坚定了:用开放的姿态推进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国际合作,但首先要坚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。2015 年 5 月 7 日,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在福清正式开工,中国自主三代核电突围战进入冲刺阶段。